找到相关内容103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正性离生”概论

    扩展中,部派的分化是一项显著的事实。而佛法由一味和合时代到分化,从思想上的差异,乃至于怎样的修行,才能见谛理,都各有其传承与次第。据笔者的了解这些也都不只是单从论理中得来,而是修行者以自身修验、体证...过程。部派的分化时间,约在西元前300年。前为佛法的一味和合时代.后为佛法的大乘时代。因之,论书是代表部派时代的思想,对此承接一味和合的佛法,下启西元50年顷,大乘佛法的流行,是有其贡献与价值。[1]...

    释成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1945646.html
  • 《俱舍论》〈定品与《瑜伽师地论》〈三摩呬多地之比较

    之组织架构。《瑜伽》是以十七地作为整个三乘圣者之境、行、果的思想架构。此一章欲从“境”、“行”、“果”与“因”、“缘”、“果”之关系中,探析禅定在全体佛法中之思想定位。因为若不了解定学在全体佛法思想的...“慧”,《俱舍论》 〈 定品 > 中言“定”为圣道之缘。由此可知在佛法中修习禅定所占之地位。中国因禅宗、净土宗成立行法;禅宗注重“明心见性”,不论禅定;净土注重“信、愿、行”,亦不论禅定。于是后人有“...

    释惠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5046189.html
  • “正性离生”概论

    延续扩展中,部派的分化是一项显著的事实。而佛法由一味和合时代到分化,从思想上的差异,乃至于怎样的修行,才能见谛理,都各有其传承与次第。据笔者的了解这些也都不只是单从论理中得来,而是修行者以自身修验、体证...发展过程。部派的分化时间,约在西元前300年。前为佛法的一味和合时代.后为佛法的大乘时代。因之,论书是代表部派时代的思想,对此承接一味和合的佛法,下启西元50年顷,大乘佛法的流行,是有其贡献与价值。  ...

    释成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70746315.html
  • 唤醒沉睡的佛(1)

    清楚的原则之上。   一些核心思想,反覆出现,若对核心思想有所了解,则对于那些想研究佛法,想将佛法应用于他或她的生活中的人来说,或许是最重要的成就了。不论你学习的是哪个层次的佛法,若能掌握这些基本原则,则会形成稳固的磐石,它将成为日後无限地进步的基础。本书即尝试去厘清大乘佛法思想中,最常被开示及讨论到的一些主题。   一开始,我们以探讨“佛性”为首,因为它是值得我们去...

    泰·锡度仁波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4046510.html
  • 阿含概说(1)

    知见说有说无。佛法依缘起见到「此有故彼有」、「此灭故彼灭」正见的中道义,故不落于二边。不惑于二边的正见,为佛法根本的思想,释尊初于鹿苑说四谛八正道,即以正智正见为领导,建立正智正见中道义,这个正见的中...师)。是故不了解阿含不特不能了知空有的大乘教,并且不能了知一切经典根本思想的源流,甚至不了解整个佛法思想起源的背景,亦非过言。阿含为大小乘思想的根源,是故阿含有其独特性,不可拘泥于大小之间,日本佛教徒...

    东初老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3547204.html
  • 南山律学研究的新面向——代序

    教宗”思想的建立,就世界各个佛教思想体系来说,至今仍是 一种空前的律学创见!(虽然就传统部派思想的立场看来,则可能也是一种“冒险”)在此一律学思想下,声闻律不但不再与大乘佛法格格不入,相反地,声闻律中...   然而,一位大师的思想,岂会是孤立而如此单薄的?大师既能空前绝后地,发展出“圆教宗”的律学思想来,则其背后必有一个完整的佛法思想、高尚圆满的僧格特质及修行实践的观行体系以为支持。后代的追随者,如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4350960.html
  • 佛学与中国近代哲学

    他认为,“惟有佛法,法中之王,此语不诬,至斯益信。”(杨文会《等不等观杂录》卷六)可惜他没有留下专门论述佛教的著作,无法深入了解他的佛学思想。但我们从梁启超对夏氏的推崇备至中可窥得一二。梁氏说:“他...然而,这也不能说佛学对梁氏思想从此再无影响。一九七八年他在为《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》一文作补述中说:“对于人生苦乐的留心观察,是我出世思想的开窍由来,从而奠定了此后一生归宿于佛法”。说“一生归宿于...

    楼宇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0151000.html
  •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──从《复归佛陀的教导(一)》谈起

    旨趣,本文以“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”为题,来表达笔者对于整体佛教思想的看法。本文认为佛教思想不同的发展,是佛法不同面貌的显现,目的在因应不同根机的众生,解决众生不同的烦恼;而佛法的多元化开展,其中各个...Pruning the Bodhi Tree),还需要灌溉菩提树;修剪菩提树,是为了知道佛法的“根”与“本”为何,而灌溉菩提树,则是为了让正觉的法音蔓延长远,使更多苦难的苍生因此而受到庇荫;而印顺法师的思想,非但...

    林建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3452547.html
  • 四阿含经的研究(1)

    彼灭」正见的中道义,故不落于二边。不惑于二边的正见,为佛法根本的思想,释尊初于鹿苑说四谛八正道,即以正智正见为领导,建立正智正见中道义,这个正见的中道义也只有迦旃延才能善于了达,绝不是一般声闻比丘所能了...沙门果经)故不能统一民心。佛陀以新鲜正觉思想,觉范天不,救济人间,故能折伏当时诸种思想(六师)。是故不了解阿含不特不能了知空有的大乘教,并且不能了知一切经典根本思想的源流,甚至不了解整个佛法思想起源的...

    力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74456146.html
  • 庄春江著:《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》(3)

    东南的乌荼(今奥里萨地方)大海边龙王祠庙中,读到大乘经典,接受了大乘佛法思想。龙树菩萨的论著,可以拿《中论》和《大智度论》为代表。前者阐扬大乘佛法的深观,后者说明菩萨广大的修行内涵。其中,又以《中论》...依据。以下分五项,尝试说明瑜伽大乘的主要思想与特色:   一、说「缘起」与「缘所生法相」:缘起,是《阿含经》中的重要思想,也是佛法所不共於外道的主要特色。无著的论著《摄大乘论》,先由缘起论起,原则上这...

    庄春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957909.html